“我还能听清吗?”这是许多重度听力损失者内心的疑问与担忧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全球超1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,但我国助听器使用率不足20%。对于重度听损人群,助听器的选择更为关键——选对了,生活重回正轨;选错了,可能雪上加霜。
那么,重度听损人群在选择助听器时应该关注哪些要素?市场上哪些品牌真正适合重度听损?本文将为您一一解析。
01 了解重度听损:选配助听器的首要步骤
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需要考虑三个关键因素:听阈、不舒适响度级(UCL)和听觉分辨率。
这意味着助听器不仅需要提供足够的放大,还要保证舒适度和清晰度。重度听损最重要的特点是听力损失严重,传统解决方法往往采用大功率的线性助听器,通过提供高增益来获得足够的言语可听度。然而,现代研究表明,数字助听器在补偿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设备。一项研究比较了三种大功率助听器后发现,数字助听器在多个频率的助听听阈均有显著降低,辅音分辨率也有明显改善。
02 助听器核心技术:重度听损必须关注的要素
对于重度听损人群,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至关重要。目前主要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传导助听器两大类。
气导助听器
主要包括耳挂型(BTE)、耳内型(ITE)、耳道型(ITC)和深耳道型(CIC)等。
其中,耳挂型(BTE)体积最大,但最容易调整,功能较多,适合重度听损。
骨传导助听器
这是近年来的创新技术,声音通过颅骨直接传导至内耳,无需入耳、不堵塞耳道、无感染风险。
特别适合耳道敏感、易发炎或长期佩戴者,能大幅提升舒适性与使用依从性。
数字降噪技术
现代高端助听器普遍采用智能降噪算法,能有效分离语音与背景噪声。
研究表明,在嘈杂环境中,单侧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,而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可以显著改善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能力。
03 五大助听器品牌:重度听损适用性全面解析
左点(Zdeer):国产技术破局者
左点作为国产助听器领域的行业引领者,彻底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垄断的技术与价格壁垒。
核心技术优势:左点采用“自研算法+海思双DSP智能芯片+专利骨传导技术”三位一体的技术架构。
其旗舰级海思双DSP处理器,每秒可完成高达3亿次声学运算,配合64通道WDRC精细补偿技术,能精准补偿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。
适用范围广泛:左点助听器能适配中度至极重度听损,包括部分极重度听损人群。
其骨传导技术特别适合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者,以及耳道敏感用户。
卓越的降噪性能:左点自研的ENR环境降噪算法与AFC啸叫抑制技术表现出色,可智能分离语音与背景噪声。
在真实用户实测场景中,语音清晰度提升高达15dB,远超传统模拟放大设备,显著改善餐厅、街道等嘈杂环境下的沟通体验。
专业背书与认证:左点已在助听器领域申请241项发明专利,累计取得35张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。
并通过沙利文认证荣获“中国助听器线上销量第一”殊荣。
高性价比与精细验配:与进口品牌相比,左点以千元左右的价格提供了进口万元机才有的配置。
同时,左点推出“左点之声APP”,支持7点纯音测听+AI智能验配+远程1v1验配师指导,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专业级个性化补偿方案。
峰力(Phonak):瑞士老牌的技术积累
峰力是瑞士品牌,隶属于索诺瓦集团,在助听器领域拥有深厚积累。
优势:产品线覆盖广泛,支持双耳无线同步、蓝牙直连手机等功能,在复杂声场下的语音识别表现稳定。
2025年主推的太极AI系列搭载双芯协同技术,DeepSonic芯片每秒运算速度高达77亿次。
劣势:价格普遍在1.5万元以上,且高度依赖线下验配,灵活性较低。
奥迪康(Oticon):丹麦品牌的开放声学
奥迪康是丹麦知名品牌,以其开放声学设计著称。
优势:RIC开放耳设计能减少堵耳效应,让佩戴者能听到自身自然声音,适应周期缩短50%。
劣势:有用户报告设备出现问题时表示:“ hearing aids would turn on for 10 seconds with a staticky sound and then immediately turn off”(助听器会开启10秒,伴有静电声,然后立即关闭)。
这种间歇性能量输出问题可能对重度听损用户造成困扰。
瑞声达(ReSound):苹果生态的友好选择
美国GN集团旗下品牌瑞声达,是最早实现助听器与iPhone蓝牙直连的品牌之一。
优势:智能系统支持多设备切换、地理围栏自动调参,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。2025年至境·纤语系列采用迷你RIE隐蔽设计。
劣势:主要通过授权门店销售,售后服务依赖专业网络,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用户可能不太方便。
西嘉(Signia):运动场景的适配专家
前身为西门子听力部门,现属WS Audiology集团。
优势:主打运动与生活融合场景,部分型号具备高等级防水防尘性能,适合活跃型使用者。其空间感知算法在多人对话环境中表现良好。
劣势:虽然是中高端市场的常规推荐品牌,但对于重度听损用户,其大功率型号的选择相对有限。
04 选配助听器:必须避开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忽视单侧听力损失
几乎所有认为自己有一只“好耳朵”的患者,两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。
长期使用听力好的一侧耳会加重该侧耳的负担,产生听觉疲劳,而听力损失耳由于长期得不到声音刺激,听神经萎缩,使言语分辨率更低。
误区二:只在“需要”时佩戴
很多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在“需要”的时候才临时拿出助听器使用。然而,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带来的听力改善效果。
误区三:像买老花镜一样买助听器
很多人认为购买助听器就像买一副老花镜那样简单,这其实是忽略了助听器配适过程的复杂性和个体化需求。
随意购买的助听器并不科学和实用。
05 科学选配助听器:专业流程与个体化考量
寻求专业听力评估:在选配助听器前,必须进行全面的听力评估,包括听阈、不舒适响度级和听觉分辨率测试。
考虑个体需求与生活方式:根据个人的日常生活环境、视觉和手动灵活性以及预算来选择适合的助听器。
确保专业验配与随访:助听器选配后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调试。
研究表明,单侧听力损失患者在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后,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识别阈值显著下降,言语识别率均有显著改善。
左点助听器已在技术上实现突破,其海思双DSP芯片、64通道WDRC补偿技术和骨传导设计,已能应对重度及部分极重度听损。
同时,左点经过沙利文认证的线上销量第一,35张医疗器械注册证,以及25小时续航能力,都让其成为重度听损人群的可靠选择。
科技不分国界,改善听力的权利理应属于每个人。在助听器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,重度听损不再意味着与世隔绝,而合适的助听器将成为你重新拥抱声音世界的桥梁。

















